60年,信息高速公路让大山不再闭塞, “云”涌黔东南
| 招商动态 |2016-07-08
1956
1976
1996
2006
2016
60周年
60年,一甲子,峥嵘岁月,辉煌历程
60年风雨同舟
60年众志成城
60年的建设
苗乡侗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在喜迎建州60周年之际,黔东南微报特别推出“辉煌60年·发展启示录”栏目系列报道,充分展示咱黔东南6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。敬请小伙伴们关注哦!
信息产业篇
◆◆◆
信息高速公路让大山不再闭塞,互联网让黔东南融入世界发展大潮。
黔东南信息产业人以心血为沃土、以汗水为甘露,精心培育着信息产业这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,成长为集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、通信业、信息服务业、软件业和信息化于一体的现代电子信息产业,成为黔东南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性、先导性、支柱性产业。
进入2010年以来,黔东南信息产业抢抓机遇,乘势而上,不断延伸产业链,发展产业群,建设产业园区,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效应得到充分显现。
几组主要数据记载和反映了黔东南信息产业五年来走过的辉煌,取得的成就。
“十二五”期间,黔东南州紧紧围绕“加快发展、加快转型、推动跨越、奋力赶超”的主基调,与时俱进,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,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,以大数据引领信息化,信息产业异军突起,规模总量由2010年的1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70亿元,增长了4.8倍。
过去的辉煌
083基地生产的中国第一台DJS-121型电子计算机
在黔东南,信息产业伴随着国家“大三线”建设而生。1966年,来自北京、上海、成都、南京的建设者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,怀揣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,来到凯里的茫茫大山中,扎根四十余年,先后成立永华无线电仪器厂、华联无线电器材厂、红州无线电厂、长征无线电厂等10家企业。
1968年,851厂即华联无线电厂的技术人员在攻克产品技术难关
凯里华联无线电器材厂生产车间的工人们生产时的情景
凯里南丰机械厂工人在检修仪器
凯里永华无线电仪器的工人在操控仪器
这10户企业到1971年全部建成投产,总建筑面积达34.83万平方米,固定资产原产值8265.9万元,工业总产值达3887.7万元。工程技术人员757人,工人8590人。它们的建设与生产,为我国国防建设和国防科研作出了重大贡献,也为黔东南的电子信息产业种下一株幼苗。
基础设施不断完善
★
1995年
GSM(2G)数字